【活動花絮】臺師大運動員參賽世大運蓄勢待發 吳正己校長與本院師長赴國訓中心加油打氣

  • Post author:

德國世大運將於7月16日至7月27日舉行。臺師大吳正己校長於7月10日偕同體育室李佳融主任、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張育愷主任、季力康特聘教授,以及競技系何仁育副教授前往國家訓練中心探視選手,並由國訓中心執行長龔榮堂親自接待,展現師大對體育人才的高度重視。

「師大永遠是你們的家。」吳正己校長表示,感謝國訓中心對運動選手的悉心照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近年來,師大積極承接國科會計畫,將運動科學導入訓練系統並持續優化場館設備,證明師大具備培育唐嘉鴻等頂尖選手的實力。他勉勵選手們:「得牌是每個選手的目標,期許大家為自己的人生贏下一面獎牌,師大永遠為你加油。」

📍國訓中心提供完善後勤 支持選手發光發熱

頂尖選手的背後,是堅強的支援系統。龔榮堂執行長表示,國訓中心提供完善設施、科學訓練與專業醫療,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全力備戰國際舞台,為臺灣培育永續運動力。

教育輔導處皮友華處長補充,選手在培訓期間仍可正常修課,授課教師配合選手訓練實施彈性上課時間,若為碩博士班學生,則由原校教授授課,實現課業與訓練的無縫接軌。

「運動競技會讓人感到幸福與感恩。」張育愷主任表示,感謝所有選手的努力,把你帶到這裡,有為國爭光的機會。感謝國訓中心提供在亞洲首屈一指的環境與資源,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專心訓練。

最後感謝師大師長身體力行地關心選手,師大永遠是大家最強大的後盾。「在師大訓練真的很幸福,在國訓我感到自己成熟與成長許多,期許能要帶著新生代衝上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體育系博士生唐嘉鴻這麼說。

備戰東京奧運期間,曾借調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擔任運動科學處處長的何仁育副教授表示,運科中心成立後,給予選手更全面的照護,無論是訓練、醫療、學術都一步到位。希望同學能善用國家資源,調整最佳狀態,為國家拿下光輝的獎牌。

男排温逸凱表示,師大的栽培是我們前進國際的根,而國訓給予的支持是我們站上頒獎台的能量;來到國訓後,環境與人才激盪出良好的化學效應,系統性的訓練課表配合彈性學術課程,能讓我們學以致用,在賽場展現成果,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必將全力以赴。

📍臺師大選手蓄勢待發 以賽代訓累積國際經驗迎戰世大運

中華女排首次出征2025亞洲排球國家盃便勇奪季軍。來自臺師大攻擊手張稦豈更單場攻下全隊最高23分,展現驚人潛力。她表示:「中華隊給了我強大的支持,感謝隊友的暖心鼓勵,讓我無所畏懼、勇敢前行。

參加國際賽事讓我累積了寶貴經驗,從中學習讓我變得更強大。」中華男排則以第七名作收。來自臺師大張祐晨隊長表示,「透過國際賽,認識到更多不同型態的球隊,也學習如何在壓力之下團結一致、彼此信任。只要創造出好的攻擊空間,我相信球隊一定能打出好表現。」

田徑場上表現同樣亮眼。臺師大陳建榮在114新北市青年盃全國田徑公開賽400公尺跨欄,以50秒98奪金,期盼在世大運「油門加滿」,一舉達標亞運。

競技系碩士生陳彩娟則在2025亞洲田徑錦標賽奪得女子七項全能銅牌,並以總分5608分達標亞運,持續為國爭光。籃球場上,臺師大林佳蓉於瓊斯盃賽事中展現全方位實力,助攻球隊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要拿牌,自由品勢是關鍵。」品勢黃珮昀教練表示,教練除了把選手調整到最佳狀態,情蒐、戰術、策略缺一不可。本次入選的三位選手可以在公認自由品勢間,提供互補,讓選手發揮最高成效。

隨著世大運進入倒數階段,臺師大代表隊蓄勢待發,選手們在學術與訓練兼顧的支持系統下,持續以賽代訓、調整狀態,以堅定信念與師大精神,全力挑戰自我、突破極限。期待他們在德國賽場上為夢而戰,讓世界看見臺灣,榮耀師大。(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更多照片可參考:臉書貼文

本屆世大運臺師大共入選4位教練與20位選手;教練包括跆拳道品勢黃珮昀教練、游泳黃智勇教練、網球林岱樵教練,以及女籃梁嘉音教練等。入選選手共計20位,分別為:田徑項目陳彩娟、陳建榮;桌球黃彥誠;跆拳道品勢楊長螢、郭彥妤、徐悠然 ;游泳王冠閎;女籃林佳蓉;男籃林信寬;網球陳彥丞、王愷翊、羅翊睿、林芳安;男排李俊佑、温逸凱、張祐晨;女排林其蓉、葉于雯、張稦豈、陳亭汝。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前往國家訓練中心探視選手。

臺師大師長與與國訓中心龔榮堂執行長(左4)合影。

頒發慰勞金支持選手。

體育室主任李佳融。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張育愷主任。

競技系何仁育副教授。

教育輔導處皮友華處長。

體育系博士生唐嘉鴻。

男排温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