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競技系邱沐恩校友促成臺新跆拳交流 回饋母校並拓展選手視野

  • Post author:

原文出處:本校公共事務中心

新加坡跆拳道國家隊教練、臺師大運動競技系校友邱沐恩於6月10日率領青年選手及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大學教練團,在臺師大林口校區展開兩週移地訓練與交流訪問。由體育室李佳融主任、跆拳道黃珮昀及柯易智教練接待。活動更邀請破百名青年選手共襄盛舉,落實資源共享,展現臺師大教育量能。

邱沐恩教練表示:「師大是培育我成長的根,現在我茁壯了,也回饋師大。」這次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促成這次交流,並邀請優秀校友回娘家擔任講師,安排高強度課程及實戰演練,促進臺新兩地青年選手相互學習與成長,展現運動連結國際與扎根基層的多重價值。

邱沐恩匯聚菁英回饋師大 發揮外溢效應扎根基層運動

邱沐恩競技系碩士班畢業後赴新加坡擔任國家品勢隊教練,在國際舞台上戰績斐然。本次他攜手多位校友共同促成移地訓練,展現「人才輸出、回饋母校」的精神,也為臺灣基層跆拳道注入國際動能。

邱沐恩表示,本次特別邀請退役國手李映萱教練到場指導,搭配黃慶旻體能訓練師及全中運選手共同參與,讓臺新青年交流發揮外溢效應。在6月15日模擬賽的贏家來自競技系校友,仁愛國中陳芊瑜教練與華僑高中蘇星宇教練,展現師大培育教練人才的深厚實力。

同為新加坡國家隊教練韓國籍Lee Nalee表示:「沐恩富有精力更樂於分享經驗,感謝他安排這次的移地訓練,除了讓選手觀察不同國家品勢項目實力外,透過實戰更可以增加選手的企圖心。」

本次獲得青少年組第二名的Jaeden Shaw 表示:「盡我所能,無懼失誤,教練會記錄比賽實況跟我討論修正。此外,保持國際競爭度很重要,即使你是國家第一,仍有國際進步空間,因此國際間交流非常重要。」高中組Gwen koh補充,很感謝國家隊給予這個機會跟臺灣頂尖選手交流,未來要代表國家比賽,緊張跟興奮交織在於心,他會全力以赴展現最好的一面,無愧國家。

本次參與訓練的選手包含來自華僑高中、三民高中、基隆女中、永和國中、仁愛國中、頭前國中等校好手。透過與新加坡選手共同訓練與技術切磋,不僅提升競技實力也拓展國際觀,落實臺師大「在地深耕、全球連結」的體育發展願景。

臺師大跆拳道隊力促國際交流 拓展國際視野

體育室李主任表示,以前為提升選手技巧,邀請韓國東亞大學奧運金牌文大成選手來臺交流。現在,臺師大成長茁壯開始輸出人才到國際。暑假競技系116級徐鈺芳,也將前往新加坡當地道館交流。「感謝沐恩學長成功在新加坡打亮臺師大招牌,非常欽佩他的語言溝通能力,看著他使用英語與新加坡選手溝通,並專業地與韓籍教練交流,讓我覺得我也要更加努力,面對未知挑戰把自己準備好,就能無畏勇敢前行。」 徐鈺芳這麼說。

本次模擬賽,由裁判長蕭雅芳招集邀請三位有國際賽及全國賽經驗裁判,結合臺師大競技系擁有C級裁判證的薛倢恩、王為宏及郭彥妤擔任裁判。即將前往德國世大運的郭彥妤表示,模擬賽開始前裁判長會集合大家說明注意選手的那些細節,透過這次經驗,未來在比國際賽時,除了能從選手角度雕細節動作乾淨利落加入,也能加入裁判角度,對我非常有幫助。

體育室積極爭取補助 營造優質場館讓選手訓練無後顧之憂

體育室李主任表示,臺師大競技運動表現亮眼,除了培養亞奧運等級選手,更深耕基層展現師大價值。上任時積極盤點校內可用場地,並爭取教育部積優獎金專案補助,優化許多場館,讓選手能使用符合競技規模的場館與設備,並敦親睦鄰多角化經營場館,永續更新修繕。有了好的場館提供運動團隊國際交流使用,增廣選手視野,讓世界走進師大。

拿下114全大運混雙金牌,競技系116級游睿澤表示,跆拳隊有專屬四合一訓練模式,除了公認與自由品勢專長訓練,更輔以重訓、體能及核心訓練。品勢項目很注重上下肢的力量速度與爆發力,感謝學校積極爭取經費增建重訓室,並購入多功能交叉機訓練機跟運動機能評估系統,透過儀器檢測肌肉比例,檢核訓練成效也可以即時反應個人能力。

黃珮昀教練表示,因應國際比賽趨勢,跆拳道隊開始發展自由品勢,感謝體育室添購彈翻床跟地板跑道,讓選手練習無後顧之憂。2024世錦賽自由品勢第五名,競技115級簡言澔補充,自由品勢注重彈跳高度與翻滾轉體的連結,需要「錄影回放器」來觀看做動作時的問題並做調整。此外,落地時會造成膝蓋跟腳踝衝擊力,尚需要落地墊等安全性器材。

運休學院王鶴森院長表示,臺師大選手能持續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其中一個關鍵在於訓練環境的持續優化。體育室每年依據教練需求,彙整申請內容向體育署爭取補助,用以更新場地與設備。若仍有不足,各團隊教練還可透過各系或向訓練組提出專案申請,進一步補強訓練資源。此外,各系所的圖儀經費也可靈活支應部分訓練器材。透過多方資源整合,我們將持續打造支持選手的訓練環境,為臺灣培育頂尖運動人才。

「在交流中汲取經驗,在挑戰中磨練自我。」這些在運動賽場看不見的日常努力,是臺師大跆拳道隊長年保持頂尖表現的關鍵,也讓像邱沐恩校友,即使走向世界,依然選擇「回來」用行動回饋母校、啟發新世代。這次的國際訓練交流,不只是技術上的碰撞與切磋,啟發選手向上心態與放大格局。(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臺師大將持續肩負培育國家運動人才的使命,也邀請社會一同支持。可至臺師大體育室官網,選擇贊助已成立的校隊,或尚未成立校隊的個人選手,在「其他」欄位輸入欲支持的選手姓名。每一份鼓勵與資源,都是幫助選手奔向更高舞台的重要推力。

臺師大官方網站

 

https://give.ntnu.edu.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61&project=7&purpose=11

新加坡選手與臺灣選手交流後合影留念。

體育室李佳融主任致詞。

邱沐恩(左)與Lee Nalee討論。

重訓室多功能交叉機訓練機。

添購彈翻床跟地板跑道。

邱沐恩利用影像討論優缺點。

暑假競技系116級徐鈺芳即將去新加坡當地道館交流。

裁判團。

運動機能評估系統測試彈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