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籃球選手訓練秘器LPS追蹤系統

  • Post author:

原文網址:本校公共事務中心

籃球選手高效能訓練秘器—運動員追蹤系統

精準投籃、敏捷運球,運動員使出渾身解數,這些鍛練成果背後其實還有科學化訓練的加持。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相子元教授帶領運動科學團隊,自2021年初開始與臺師大女子籃球隊合作,利用運動員追蹤系統蒐集選手賽場上的體能數據,並依此制定縝密的訓練計劃,提升比賽表現。

局部定位系統(Loc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LPS系統)類似於GPS,但後者必須透過衛星定位,因此無法在室內使用。而LPS系統的精密度較高,不受此限,透過室內基地台,即能從定位距離瞭解運動員移動軌跡,甚至推算出速度、加速度等數據,協助教練立即了解球員狀態,做出最佳調度。

運動與科學結合 助攻女子籃球隊

運動員追蹤器的幕後推手相子元教授,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除了生物力學的主修專長外,本身也是一名運動愛好者。他在一次與美國NIKE的合作中意外發現工程領域十分適合結合運動科學,回國後便在國家訓練中心從事運動科學研究。

談到運動員追蹤系統的開發契機,相教授表示,過往在室內場地要蒐集運動員移動軌跡並不容易,因此轉手開始研究LPS系統。當時正好也有科技公司尋求合作機會,希望開發運動科學產品,相教授因此嘗試將LPS系統用於分析球員軌跡,運動員追蹤系統就此誕生。

目前研究團隊與臺師大女子籃球隊密切合作,在公館校區的球場裝設四臺追蹤器,每位球員身上則配有感測器,比賽時數據會經由感測器傳送到室內基地台,教練就能透過LPS系統接收到多項紀錄,推估球員當時的身體負荷量,立即得知體能是否下滑、表現是否達到應有水準。

除了運用在比賽上,籃球隊教練梁嘉音也表示,由於球隊平均兩個禮拜會舉行一、兩場友誼賽,也能透過練習賽的數據,確認選手疲勞狀態,調整平日的訓練強度。

多次嘗試調整 力求數據蒐集完備

感測器外型約一個食指大小,但要將感測器安裝在選手身上,過程依舊經歷重重考驗。最初研究團隊將追蹤器藏在選手的腰部,但選手跑動時容易撞擊到追縱器,出現延遲或追蹤不良的問題,若埋在內衣裡,又會產生異物感。

經過再三測試與調整後,最終發現配戴在選手的肩上訊號最穩定,便在球衣肩膀處縫製特殊口袋,將追蹤器置於其中,既能保證感應狀況良好,也不影響球員表現,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梁教練說,目前追蹤器只能接收選手身上的數據,但籃球比賽中除了選手外,籃球球體的相關數據例如傳導速率、投籃的拋物線等也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團隊也已在嘗試將感測器安裝在球體內,未來通過實際測試後,LPS系統在球場的運用可更為成熟。

目前LPS系統已用於籃球、排球、羽球、網球等室內運動,室外運動則有美式足球。相教授也提到,LPS系統未來也可用於規劃工廠人員動線,或延伸至全民健康領域,雖然目前這方面尚未完善,但已然證實運動與科學二大領域的結合,能帶來更豐富亮眼的成果。

(撰稿:校園記者社教113蔡昉縈、國文112林昀萱 / 影音:音樂學系碩士班李學淇、國文112 婁儷嘉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相子元教授與廠商共同開發的運動員追蹤系統感測器
(圖:台灣創明 )

LPS能從定位距離瞭解運動員移動軌跡,甚至推算出速度、
加速度等數據,協助教練立即了解球員狀態,做出最佳調度。

相子元教授表示,LPS系統未來也可用於規劃工廠人員動線,
或延伸至全民健康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