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院亞運籃球三對三金牌林信寬 要讓天堂的媽媽驕傲

  • Post author:

原文連結: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1940

 擁有過人天賦,卻屢屢和大賽冠軍擦身而過的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學生、籃球選手林信寬,在最關鍵的一刻,拋開曾經挫敗的陰霾,以一記致勝跳投,帶領臺灣拿下史無前例的亞運籃球項目金牌。他如何克服家庭劇變,學會「永遠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

 讀秒階段,球隊落後一分,他帶球切入,起身跳投,看著籃球在空中的完美弧線,他嘴角露出微笑,提前預見進球的清脆聲響,將劃破體育館內凝結的空氣,讓上萬名觀眾激動歡呼。

 這是林信寬從小到大練習投籃時,在腦海中演練過無數次的場景。

亞運突破天花板 拿下籃球三對三冠軍

 杭州亞運男子三對三籃球準決賽,對他而言,是夢境與現實首度交疊的魔幻時刻。

 在這場攸關爭金資格的戰役,臺灣先靠林信寬拋投追平比分,將比賽逼進先拿兩分獲勝的驟死賽;但延長賽一開始,強敵韓國率先進球,體能已達臨界點的臺灣選手,決定不顧一切搶投三分線外的兩分球,寄望一口氣結束比賽。

 得分火力最強的林信寬,最終在弧頂右側盤球,突然壓低重心往左切入,又立刻緊急停下腳步創造出空間,從三分線外起跳投籃。球離手的瞬間,他的直覺反應是落地後要衝往禁區,爭搶彈出的籃板球。

 然而,這卻是記破網的致勝球。那一剎那,直到觀眾席上的臺灣代表團爆出尖叫,他才回過神來,順著體內那股無形的電流,搥胸怒吼。

 幾個小時後,臺灣又在落後七分的逆境下,逆轉西亞強權卡達,拿下史無前例的籃球項目金牌。在終場前投進決勝罰球的選手,同樣是21歲的林信寬。

 臺灣過去在籃球三對三項目,最多只打進亞洲前八;這次在亞運突破天花板,固然歸功於四名選手長期培養出的深厚默契,但林信寬,無疑是其中的靈魂人物。

曾經有零勝六敗的些許遺憾

 兼具厚實身材與柔軟外線手感的林信寬,從高中到大學都是隊上無可取代的王牌。今年7月也以選秀狀元之姿,加盟T1聯盟臺啤雲豹隊。

 但學生時代的他,大賽表現不算突出,生涯登上臺灣籃球聖殿小巨蛋的戰績是零勝六負。最近一次挫敗,是今年3月的大專籃球聯賽(UBA)季軍戰。

 當比賽剩下最後5秒,落後三分的臺師大把球交給林信寬,他一樣在弧頂右側拿球,用華麗的假動作晃過防守者後急停跳投,但球只打中籃框前緣。在大學生涯的最後一戰,留下些許遺憾。

 因為懊悔,他每天埋首勤練跳投。原本只是不想再忍受失手輸球的苦澀滋味,半年後竟然在更重要的舞臺,得到了完美的雪恥機會。

我希望成為媽媽的驕傲

 亞運金牌證明了林信寬的能力,但他更想藉這個「小小的成就」,讓早逝的母親知道,當年他們共同選擇籃球,是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希望成為她的驕傲。」他說得平靜卻鄭重。

 沒有母親的「諄諄善誘」,今天的林信寬很可能是個工程技師。

 林信寬自小長得高壯,國小六年級就在籃球場上和成人抗衡。升上崇倫國中後,繼續參加校隊;但當時的他,只覺得籃球好玩,不想為了練習,犧牲所有自由。國三時,他對物理與焊接電路等技藝課產生濃厚興趣,常纏著老師要練習題,主動參加科展,還和同學約好一起申請臺中高工,希望成為空調工程師。

 但當時剛轉到東山高中的廖覎鋕教練,只看了半場練習賽,即斷言林信寬是國家隊等級的璞玉,花了很多心思說服林信寬家人,不要輕易埋沒孩子的天賦。

 林信寬家的大小事,一向是媽媽說了算;但在關乎前途的生涯規畫上,母親反而仔細分析兩者利弊,告訴兒子就算繼續打球,還是有機會上大學做其他事,「最後媽媽說:『阿嬤喜歡看你打球的樣子。』我想想好像也沒有不可以。」林信寬回憶。

 廖覎鋕形容,剛上高中的林信寬雖然資質過人;但「個性浪漫」、「沒什麼競爭心」,不至於偷懶,也不會力求表現。他知道不能揠苗助長,所以,前兩年只要求他好好磨練基本動作。

 雖然教練給予空間,但籃球名校的生活依舊充滿壓力。母親一直是林信寬最忠實的球迷,即使在外縣市比賽,也經常能看見媽媽的身影,她也常開車載外婆和妹妹,帶著夜市小吃到宿舍探望。

家庭劇變 影響生涯抉擇

 高二時,東山在高中聯賽(HBL)的表現不如預期,球隊面臨贊助資源縮水。林信寬很清楚,自己站出來帶領球隊的時刻到了。

 升高三的暑假,廖覎鋕嚴格要求他的投籃動作,灌輸掌控全場局勢的概念,全力雕琢這塊未開發的璞玉。而林信寬也首次兌現天賦,從預賽就展現全能球風,帶著球隊殺進久違的四強,只要再贏一場,就能創下校史最佳紀錄,甚至可望奪冠。

 但就在決定四強資格的準決賽期間,長期勞心家計的母親,突然因為心肌梗塞過世。此時,距離決賽只剩下半個月。

 還不滿18歲的林信寬突然失去媽媽,變得猶豫、消極,好幾次在該出手搶分局面下選擇傳球。東山先輸掉了爭冠資格,季軍戰也很快陷入落後十分以上困境。中場休息時,廖覎鋕叫林信寬在場邊折返跑,「決賽打了六節了,你有沒有像這樣衝刺過?我需要你在場上把速度帶起來。」他說。

 此時的林信寬終於回過神,縱橫全場帶隊急起直追,最後仍以一分之差飲恨。

 家中劇變不僅影響了聯賽成績,也改寫了林信寬的生涯規畫。高中時,林信寬曾以國家隊選手、運動品牌菁英選手等身分,多次出國比賽,萌生像其他國內高中好手一樣,申請美國大學,挑戰更高層級籃球的念頭。

 母親離世後,身為長子的他一夜長大,留學夢再也不是選項,因為他無法也不能拋下外婆、父親和年幼的妹妹遠走海外,更何況家裡的經濟狀況,也無力負擔多餘的留學開支。

 選擇臺師大,除了獎學金能讓他自給自足,也考慮就算打不了職業隊,還可以修教育學程擔任教師。在務實考量下,他讀完大三即投入職業聯盟選秀。

想打職籃 要先在大學打出身價

 他很清楚,想打職籃,必須先在大學打出身價。所以,一上大學,他就拋開習慣的控球前鋒打法,努力開發投籃技能,更不介意扮演等球射手的綠葉角色,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

 大三時,林信寬即擔任隊長,在李秉鴻教練的鼓勵下,學著「永遠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以前的他,如果手感不佳,會儘量分享球權;但現在,只要認為球隊需要得分,就會毫不猶豫出手,教練也不介意他在場上使用各種高難度動作,從三分線外切入後的急停跳投,就是他的眾多花招之一。

 「他讓我知道,我是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就算一時沒進,也不用氣餒,下一次我還是可以把球投進。這樣才能去領導,把球隊扛在身上。」林信寬說。

 擁有無限開火權,還曾在對冠軍熱門健行科大時單場轟下49分,讓林信寬再次蛻變。UBA季軍賽最後那顆沒能命中的三分球,或許令人惋惜;在親人眼中,反倒是他將浴火重生的徵兆。

 「那一刻,一切的不甘心,全寫在他的臉上,我就知道他進化了。我相信當再次有機會絕殺,他絕對不會再錯過。」從小看著林信寬打球的童聯茂舅舅斷言。

 但在亞運準決賽前的林信寬,內心似乎仍存在些許不安。對上韓國前一晚,他戲謔地向隊友說:「我打四強賽還沒贏過耶!明天可能表現不會很好喔!你們要多加油!」

 只是上了球場,沒人把這玩笑話當真,而林信寬更是牢牢抓住籃球生涯最重要的兩場勝仗。「我曾經失敗過,卻在這麼大的賽事成功了,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他淡淡總結這塊亞運金牌帶來的啟示。

他確信,只要自己不被擊倒,一切的血淚與挫敗,都可以是砌成冠軍道路的基石。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編輯:吳韋諒/核稿:胡世澤)

臺灣過去在籃球三對三項目,最多只打進亞洲前八;這次在林信寬帶領下,突破天花板。(照片來源:王竹君)

籃球三對三拿下金牌,林信寬是臺灣隊的靈魂人物。(照片來源:王竹君)

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役,留下些許遺憾,敦促林信寬每日勤練跳投。(照片來源:王竹君)

林信寬一上大學,就拋開習慣的控球前鋒打法,努力開發投籃技能。(照片來源:王竹君)